编办概况

两当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工作要点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6-12 】 【选择字号:

2016年,县编办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科学分析和研判新形势,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常态,探索新路径、实施新举措,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为推动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一、围绕中心,精心谋划机构编制工作

1.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两次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和机构编制业务知识,认真研读新观点,全面把握新精神,深刻领会新论述,切实落实新要求,把学习成果运用到推动工作上来,进一步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落实政策、推动改革的能力,提升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水平。

2.完善“十三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思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按照“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入分析全县十三五时期改革和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立足工作实际、着眼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

3.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主动适应和服务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433”发展战略中去谋划、去部署,把机构编制工作主动放到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中去推进、去落实,积极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主动性、适应性、实效性。

二、积极统筹协调,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4.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科教文卫体等领域改革,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市上指导意见,在深入调研、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做好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

5.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按照“四个分开”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认真分析、梳理和研究部门间职能配置和职责交叉问题,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进一步理顺部门间职责关系,积极稳妥调整有关部门“三定”规定。

三、坚持简政放权,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6.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对市上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及时承接落实到位。按照简政放权要求,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和取消工作。探索对多部门实施的相关同类事项统筹研究、同步取消,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针对性和协调性。做好市政府下放县级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和规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两当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和《两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时间节点抓好任务落实。

7.不断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工作,在已公布清单的基础上,指导、督促各部门完成所有公开权力事项流程图的网上加载工作,确保权力事项在网上规范有序运行。对各部门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更新相关内容。配合市上做好我县部门权责清单评估工作,发挥好权责清单在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

8.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全面梳理和公开政府各部门以及相关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理没有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项目,对保留下来的项目实施“目录化”管理。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和动态考核管理等方式,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以政务服务大厅和两当政务服务网为载体,大力推行行政审批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9.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放管结合、放管并举”精神,在承接、取消审批事项的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防简政放权“打折扣”,确保取消下放事项落实到位,严肃纠正明放暗不放、变相审批等行为落实随机抽查等监管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注重加强监管职能,强化监管责任。

四、落实改革举措,抓好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10.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对全县各级各类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进行清理规范。根据市上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执法机构建设,统筹研究执法队伍机构综合设置、机构性质、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

11.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纪检、司法、环保、审计等领域体制改革。按照市上要求,配合做好纪检、司法、环保和审计等部门体制改革工作。

五、创新管理方式,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2.积极做好分类工作。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在报请市上批复后对类别已界定的事业单位尽早批复。力争早日完成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和批复工作。

13.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落实省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按照省市安排,组织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交通、住建、农业、水务等行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落实市上政策,坚持“分业推进”的原则,做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14.创新事业单位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市编办转发省编办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全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县教育、卫生、文化系统选取1个事业单位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做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作,推动全县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服务,推进网上登记。

15.推进行业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六、严格控制总量,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

16.严控机构编制总量。坚决落实两个“只减不增”要求,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多减少增、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规模,确保不突破总量。加强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研究控编减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严防结构性超编。

17.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按照“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总体思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内部挖潜。通过动态调控、余缺调剂等方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18.强化机构编制督查。加强对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和违规违纪问题的监督检查。重点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督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吃空饷”、编外用人等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19.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探索“互联网+机构编制”的新模式,推进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机构编制部门信息联动管理系统,为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提供机构编制信息,建立监督与共享、查询分析、业务审核办理和数据交换的共享平台和业务协同机制。在全县工作人员招录计划、县直部门财政预算编制、全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县公车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强协作共享,探索推进机构编制业务公开的有效方式方法。做好域名注册、标识申请、网站挂标及网上名称管理工作,发挥好标识的信息采集功能。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系统,促进机构编制统计工作精细化。

20.扎实做好“双审计”准备工作。按照市上要求,及早做好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和机构编制审计准备工作,认真学习借鉴成县、徽县、礼县等县区的先进经验,扎实做好“双审计”各项准备工作。

七、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21.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精心组织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学习党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论武装,真正把党章党规刻在心头、印在脑中,真正把省市县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贯彻始终。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增强看齐意识。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工作。

2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压力传导,预防和治理各种腐败行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县关于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规、廉洁自律、改进作风。巩固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务实高效、开拓创新、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23.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落实方案,列出责任清单,加大督办力度,以责促行、以责促效。加强机关内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推进信息化办公,提高机关运转效率。严格财务、资产管理,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机关文化生活。

24.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当前改革管理重点工作和攻坚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对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新成立机构运行情况等开展调研,力求取得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为县委、县政府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议。加强编委会成员单位间的交流与联系,共同探讨解决机构编制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25.继续强化机构编制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强化业务指导,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机构编制网、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做好简政放权、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

26.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以“双联”行动为载体,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帮助联系村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破解制约联系村发展的瓶颈。实行干部进村入户制度常态化,组织干部轮流进村开展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27.积极做好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安排的其他工作。